跳至主要内容

不知不觉,第二孕期完

 一晃居然已经到了第二孕期的尾声,看着日渐增长的肚子,群里的妈妈陆续报喜,觉得生娃这件事情变得越来越真实了!传说中,second trimester是最舒适的,既没有第一孕期的担惊受怕和孕吐,又还不到第三孕期的臃肿腰酸背痛,是个灵活的胖子阶段。我只能说,幸运的我一直都还算比较舒服的😂  除了翻身困难,下蹲困难,越来越不想走楼梯,其他都还基本一切照旧~说说之前3个月的经历吧。


关于孕糖
还没有怀孕的时候,生产和孕糖是我对怀孕最害怕的两件事。生产不用说了,害怕孕糖是因为之前一个很好的朋友糖了。在我亲眼看见她饭后要戳手指血验糖,亲耳听到这个过程一天要重复四次后,孕糖就在我心中留下了阴影。自从小学某次验血,没有一次成功导致被扎了两针后,我对手指血的恐惧感就深深地扎了根。所以这次怀孕,糖耐测试就成了我心中的“期中考试”。可烦恼的是,据说孕糖很多是基因的问题,生活习惯改不了孕糖本身,即使准备也估计没用…这就为难了,要考试,复习还没用?思来想去,我决定还是得好好吃饭,坚持运动,这样即使对糖耐测试没有帮助,也是对自己身体有好处的。下定决心后,我就减少了很多白米白面的摄入,改吃糙米和全麦面包,坚持每顿饭后走至少15分钟,姑且就算是对这场“考试”的准备,这样坚持了10周左右。

我是早上一大早去测糖的,头一天晚上居然失眠了,看来是真的很担心😂  。抽血,喝糖水,等,再抽血,重复两次。好些人说喝了糖水后很难受,我又是很幸运的一点难受的感觉都没有,乖乖地坐着看书。测糖当天下午就公布成绩了。我过了,而且还是“高分”通过,离糖的标准差很多。当时简直太开心了!当天多吃了一点甜食算是庆祝~

关于身体的其他变化
最明显的是肚子越来越大,翻身困难。起夜也还在继续,和第一孕期差不多,不过过了这么久大概都习惯了。偶尔会晚饭后感到胃胀,估计是宝宝开始变大,压迫胃了,加上晚上容易胀气,更加增加了消化的负担和难度。不过这些都是小事。目前也还没有夸张水肿,但也每晚睡前坚持倒腿,安静地刷一会儿手机~体重有逐步增加,但好像还是增加的下限,好在宝宝大小都很好,估计是长胎多于长肉✌️

关于买买买
第二孕期后半段正式开始看宝宝的东西啦!列了一张清单🧾,写下了品类(比如crib),心水品牌,价格,还有一栏记录买没买到。具体该买什么主要是听朋友推荐还有群里的妈妈推荐,默默地保存商品图片,之后稍作研究就定下来了。Babylist的文章也会看看,分析同一品类不同品牌的优缺点,觉得也很有帮助。买到现在,主要是买了一些衣服,swaddle,crib,喂奶椅,high chair,澡盆,diaper pail。其中crib和喂奶椅都是二手的,都比较满意~high chair是因为正好乘Nordstrom周年庆打折入的,其实也不紧急。其他的一些东西基本准备就Amazon买了, 比如travel system,等到有了15% off的时候准备一次性搞定。

总体来说,这次买买买还是控制得比较好的,都只买了必要的东西,也没有买太多,也没有因为买二手或者没买最贵的有任何的心理负担, 反而很开心,觉得是认真思考过什么是对自己重要的,什么是不重要的,做出了取舍。也忍住了没有到处注册Welcome Box,只弄了Amazon的和Babylist,因为真的需要在他们家买东西。薅羊毛肯定巨爽,但是想着薅羊毛也要花时间,花精力,还要提供资料,忍受以后爆炸的promo email,这个投入回报比在我的情况下不是很值得,就作罢了。

关于心理的变化
最近有一些零碎的感悟,都不够单独写一篇的,就凑在这里吧。

一个感悟是每天信息的接收是有限的,需要腾出mental capacity来给最重要的信息,也留给大脑思考的空间。会这么想是因为最开始每天走路的时候都“争分夺秒”地听audiobook,听podcast,生怕自己没有利用好这些碎片时间。结果散步好回去继续工作的时候,脑子里已经塞满了东西,开会又要塞一些新的东西,感觉每天都是满满的状态,甚至有些autopilot了。观察到这点后,有意识地减少了散步时候听audiobook的次数,时而放空,时而和自己对话(脑海里),感觉神清气爽了很多~

还有一个感悟是懂得了对自己利益的争取。我们公司很奇葩,产假长度是需要员工和老板商量的。和父母聊到了这个,父母的意思是我可以主动要求休假少一点,体现我为老板为公司着想。而我做了一些研究,直接和老板提了我认为合理的需求(而并没有主动压缩自己的需求),但也表示愿意be flexible。小时候,总是被教育要有牺牲精神。虽然适度的牺牲在某些context下面可能是非常honorable的举动,但我也渐渐意识到,这不应该是生活中的default behavior。总是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后,表面上获得了和平,避免了冲突,但可能在内心深处build up了很多怨气,甚至在“记账”自己的牺牲,以后说不定会一股脑儿地爆发,而且,自己所认为的牺牲可能根本也不是别人的收获,简直就是net lost。长大后的我更会倾向于坦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。如果对方的需求和我不完全一致,也非常乐意深入讨论,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案。

第三个感悟是,everything is a whole package。前段时间加州山火。这次火势猛烈,而且离我们比之前几次都近。再加上疫情,许多公司都越来越接受remote work了,于是也越来越多人“逃离加州”了。我也手痒痒地又打开了Redfin,开始看西雅图的房子了😂这几年对加州不满的时候就爱去看西雅图的房子,然后幻想着房贷压力变小房子变大,不用交state income tax,不用担心山火…然后又开始看各处对Bay Area vs Seattle的讨论…这样沉浸在幻想中几天后,不知怎么的又“想通了”。西雅图的pros里面,哪些是我真正在乎的呢?而我会因此放弃湾区的什么呢?西雅图的好与坏都是一个whole package,而在目前阶段,这个whole package并没有比湾区的whole package更适合我们。于是乎,这一轮的搬家小九九就又做罢了。当然,每个人的想法也是fluid的,会随着各个阶段的需求,认知,和外界变化,而变化。但不管以后我们怎么决定,得提醒自己,everything is a whole package。

最后一个感悟:花一点点的时间给mindfulness真的很棒。长时间的meditation我坚持不下来,不过现在坚持下来的是每个工作日上班前meditate 5分钟,然后写个短journal:how do I feel,what does it inspire me to do。虽然前后花不到10分钟,但是这让我每天清醒了很多,mindful了很多,slightly more “clearly motivated”. Feels good.

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,算是对第二孕期的认真告别。再见, second trimester, hello, the third trimester!





Photo Credit: Bon Vivant
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金刚功长寿功近半年的体验

初次接触金刚功 大学的时候就因为妈妈的介绍接触过八段锦,这么多年来可能练过的次数两个手就能数出来。去年10月底的一天,因为机缘巧合,在播客里听说了金刚功,说是“比八段锦更见效”,就抱着好奇的心态开始学习。 排病反应 像大部分网友一样,我也是跟着张至顺道长的视频学的金刚功。还记得第一次是在某天下午三点左右跟着视频练动作,但没想到就这么比划了十几分钟后,居然开始流鼻血了。我小时候常流鼻血,但这几年次数少了很多,所以我也觉得很惊奇。在小红书上搜索了一波,了解到金刚功可能会有排病反应。刚开始还觉得有可能是巧合,但后来连着3天下午练功后都流鼻血,就觉得可能是排病反应跑不了了。后来,我把练功时间改成了早上8点以前,就没怎么流过鼻血了。 身体变化 (一)睡眠变好。 生完娃以后,我经常夜醒难以入睡,但练功几周后,就发现睡眠有明显的改善,到点就困得不行,哪怕半夜醒来,也比较容易睡回去,早上还有一种睡不醒的感觉。这种睡不醒的感觉我特别珍惜!前些年求之不得的。 (二)白天精神变好。 以前白天经常觉得很疲惫,现在只有午饭后会比较困,其他时候精力充沛。 (三)来例假的时候巨累,但一次次地变好。 练功以前,我来例假的时候会稍微有点累,但还能正常行动。练功以后,明显发现头几次来例假的时候整个人特别虚弱,基本只能躺一会儿,再起来做一会儿事。发现好像也有其他人是这个体验,不知道是不是气血在进行整体的调整。但过了5个月后,例假的时候就没有那么累了,甚至还能打羽毛球😂 (四)胃口变好,会饿。 以前我吃好饭总有一种肿胀感,似乎消化东西需要花很久,很难有饿的体会。这几个月以来,肿胀感小了很多,也时不时会饿得想吃东西了。体重也有所增加🙈 (五)指甲上的月牙一会儿大一会儿小。 虽然不确切知道指甲上的月牙代表什么含义,但练功这几个月,我本来只有大拇指有月牙,后来突然有一天发现食指也长了月牙。这是这十几年都没发生过的事情。但最近,食指上的月牙都在缩小,几乎要看不见了。这些变化也蛮有意思的。 当然,这一年来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有诸多的调整,也不能完全归功于金刚功,但我觉得帮助肯定是很大的。 长寿功 + 站桩 除了早上练金刚功外,我睡前也开始练长寿功进行搭配,一样也是跟着道长的视频学习的。金刚功打起来觉得很有精神,长寿功打起来很舒服。我总是边打边哈欠连天,甚至偶尔会冒点眼泪,据说也都是排病反应。...

恐男?

工作场合中和亲密关系之外,我和男性的接触很少。甚至连客户都尽量想避免男性。 这周末Tgroup的体验,让我开始consciously正视,我可能有的恐男情绪。 1. 这个年龄的我遇见男性的反应: 陌生男性,不会有接触的 : 如果外表看起来比较有倾略性,会主动选择避开。否则,indifferent 刚认识的男性,要稍有接触: 场景:新见到一对couple、参加活动进门时看到有男性等等 反应:快速assess对方的外表。如果比我高,会不自觉地有些紧张,并且注意保持距离的同时,分配attention在对方身上。这种attention混杂着“警惕”和“在意”。如果对方比我矮,这些感觉会有所降低。如果对方比我矮且会有自嘲式幽默,会更加降低紧张感 认识的男性,再次接触: 场景有:playdate再次见到的爸爸、因为活动原因再要接触的男性 反应:如果第一次认识的时候,对方是有小孩的爸爸,“爸爸”属性会占上风,我们以父母的身份相处,紧张感少,但又会陷在“父母身份相处模式中”。如果第一次认识的时候,对方没有小孩,根据之前的接触体验,紧张感会有adjustment,但不会消失 工作场合中的男性: “同事”属性占上风,没有因为性别原因造成的紧张感 这些紧张感背后的story是一种内化了的凝视:对方是否在assess我?It makes me feel uneasy. How do I “win” the 凝视?How do I get out of the 凝视? 2. 紧张感的成因 小时候的bully代表,D,是一个比我高的男性。身型瘦,声音尖。他的嘲笑声和脸一直存在我的脑海里,随时可以调度出来。笑我的那个Trauma场景里,似乎他一个脚在椅子上,人坐在桌子上,俯视我。场景里,我爸也在,也是比我高,不但没有帮到我,也是这件事情的导火索,事后还火上焦油,让我彻底失望 and feeling deeply disconnected,从而寻求其他的coping mechanism。 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,我可能对男性有的就是恐惧和厌恶,或者纯粹的警惕。但后来有个反转。D开始对我表示好感,天天给我家打电话,还偷父母的钱给我送礼物。这个经历让我很困惑。我一下子从被嘲笑的对象,变成了要捧着的对象。而且,我在过程中,感受到了power shifting t...

天使睡眠娃养成记

离开月子中心前,月嫂语重心长地和我说,“你们回家自己带要吃苦了。球球睡觉真的不行,不像小霸王。” (注:小霸王是月子中心另外一个宝宝,比球球大4天) 结果啪啪打脸。球球2个月不到就戒了夜奶,3个月不到就基本睡整觉了。 时间线 12/14: 球球出生,入住月子中心 1/20:从月子中心回家,二打一带娃。娃每天半夜2-3点要吃夜奶 1/27:请了白天带娃的阿姨,晚上继续自己带娃 2/7: 第一晚没有喝夜奶🎉,但还需要塞奶嘴接觉 2/24: 第一次自己睡整觉🎉 回家前 时间倒回到月子中心最后那几天。我也知道球球睡觉不好,所以也一直在思考怎么办。一方面,抓紧最后的时间向我们月嫂取经。另一方面,咬牙斥资买了妈妈群里推荐的课:taking cara babies,开始认真看。 我们月嫂带了80+娃的经验是,宝宝晚间睡眠好最重要的就是得断夜奶。什么时候可以断呢?她觉得两个月就能开始了(注:医生的说法是出生体重翻倍)。夜奶怎么断呢?并不是一下子断的,而是需要循序渐进。先从减量开始,比如开始一顿是3oz,可以减到2.5oz,过几天再减成2oz。也可以配合拉长时间。比如娃哭了不马上喂,先哄一哄(塞奶嘴或者抱哄),过15分钟再喂,过两天变成过20分钟,30分钟等等。当娃习惯了不吃夜奶,晚间睡眠也就会越来越好。 Taking cara babies也有一个体系,其中我觉得最受益的就是三点: 第一,白天要摄入足够卡路里,这样能减少晚上饿醒的程度。 第二,娃哭了之后,不能立刻抱哄或者喂奶,而应该逐渐升级干预程度。她的口诀是SITBACK:S就是stop, 先观察一下,有时候娃只是哼唧。I就是Increase sound machine volume, 增强白噪音。T就是touch, 拍拍宝宝胸口,但不抱。B就是binky,塞奶嘴。A就是add in rocking:摇晃宝宝; C就是cuddles,终于抱抱啦;K就是ok,it's feeding time, 这是真的饿了,该吃奶了。 第三,白天小觉想睡好,需要了解wake windows和sleepy cues。小月龄宝宝只能醒1-1.5个小时,随着月龄增长,wake window也会逐渐拉长。sleepy cues包括表情呆滞,揉眼睛,揉耳朵,红眉毛等等。 有了这些理论知识支持后,我和DD(瑟瑟发抖地)回了家,开启了(短暂的)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