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发生了一场家庭育儿纷争,关于娃哭了到底要不要抱,什么时候抱。 总体来说,我们家有3个党派: 一哭就抱党:阿姨 👵 一直不抱党:老公 👨🦱 稍等再抱党:我 👩 各个党派都有各个党派的担忧。“一哭就抱党”的最大担忧是1) 怕娃有生理需求没有及时回应 2)怕娃没有安全感。 “一直不抱党”的最大担忧是怕娃养成坏习惯。“稍等再抱党”在两者中间反复横跳。 ==== 情景回放 📹 ==== 上周的事情是这样的。等球球吃好晚饭后,他爸把他从high chair里一把抱起、放进围栏。结果球球一下子大哭了起来。我和阿姨都还在吃饭,他爸也表示他自己可以handle,我和阿姨就暂不做反应。他爸先尝试着转移球球注意力,没用。之后就坐在旁边看书,静默地陪伴。 过了5分钟,球球还在哭,阿姨坐不住了,我让阿姨按兵不动。 又过了5分钟,球球哭声愈演愈烈,还在地上打滚,双脚猛踢围栏,我有点坐不住了,他爸让我按兵不多,还是在边上静默地看书。 又过了5分钟,球球还在哭,我和阿姨都实在受不了了。我钻进了围栏,准备开始抱起球球。他爸表示反对,觉得这样会reinforce“哭能解决问题”,但在我和阿姨的双重压力下,他爸让步了。 我抱了大概5分钟,球球还是哭声不止。有一种速度太快刹车踩不下来的感觉。后来带到了阳台上看外面车来车往,才慢慢平静下来。 事后,阿姨跟我说,我应该早点去抱、不能听任他爸放着孩子哭不管。她还说,她的大女儿小时候生气、闹脾气,大人都忙没有理她,结果后来产生了心理问题,也一直很埋怨父母。我有些郁闷,感觉被爸爸和阿姨夹在了中间。 ==== 回放结束 📹 ==== 事后,老公发了个文章给我,中心思想是toddler temper tantrum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不要理睬,不要给予更多attention,不让娃学会“用哭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”。我平静下来后觉得还是有道理的,又顺藤摸瓜查阅了很多资料,晚上和老公讨论后,达成以下共识: 首先,努力避免已知的Temper Tantrum导火索 活动之间transition太快 , 娃没有心理准备 (比如,娃吃晚饭后直接抱走)--> 给娃心理准备(比如,“我们现在吃完饭啦,你再喝两口水,喝完了之后我们去玩玩具哦。”) 没有给娃自主权 (比如,硬塞给娃饭) --> 给娃选择的权利和表达的机会(比如,“你想用手...